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用好“关键一招”扛起经济大省责任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日期2025-03-07         分享: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经济大省再次被赋予“挑大梁”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这是江苏要抓实的着力点,也是各经济大省要找准的切入点。

  经济大省,始终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作为创新的主力军、改革的先行者、开放的排头兵,经济大省是新业态新动能和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策源地”,具备投资项目多、市场体量大、开放水平高的发展条件,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主引擎”作用。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2024年的成绩单上,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等10省份以占全国近二成的面积,贡献全国超六成的GDP;在今年的任务书上,这些大省还要继续扛牢责任走在前,进一步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方向。

  经济体量大,也意味着需要更大、更持久的推动力。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再起,让外贸依赖型经济大省面临压力;在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前提下,传统能源大省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仍任重道远;一些经济大省内部发展不平衡,城乡统筹的“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面对诸多资源要素顶到“天花板”,如何发挥“两只手”作用、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成为重大课题。困难和挑战面前,经济大省尤需在改革创新上下足功夫,解痛点、疏堵点、治难点,才能压得稳走得实。

  今天的改革创新,改的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难度系数越来越大。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优化生产力布局,需要细致统筹谋划,敢不敢破难题?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专业性强,敢不敢“真开刀”?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牵扯利益多,敢不敢“动奶酪”?从打开思想“禁区”到破除利益“藩篱”,一道道改革考题检验着能力、考验着定力。

  突出放大比较优势的改革创新,突出彰显各地特色的改革创新,突出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改革创新,突出注重精准和实效的改革创新,经济大省率先探路,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激发向前的推动力,为化解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作出经济大省的贡献。

  经济大省干字当头、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勇挑大梁,充分发挥排头兵、领头羊作用,其他省份各展所长、奋勇争先,中国经济一定能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牛瑾)

(责任编辑:臧梦雅)

相关新闻: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低空经济点亮夜消费 ...  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将出台(权威...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
 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季度经济“成绩单...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  焦点访谈丨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
 财经聚焦|让“蛋糕”越做越大——发展入境...  规范涉企执法,怎样防止问题反弹、提振企业...  经济日报:消费市场保持升温势头|中国经济...
 新华鲜报|加速度!一季度交通数据跑出新活...  中国财政部下达471亿元支持各地水利建设  三部门联合发文 17条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
 经济日报: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发展环境  政策托举+电商助力 拓宽外贸企业内销新空间  经济日报:民间投资回暖释放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