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省统一部署深化审计整改工作专项行动以来,各级审计机关对照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和方法步骤,紧扣强化审计机关督促检查责任、夯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压实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以及加强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作等4个方面内容,认真查找本地在推动审计整改工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专项行动持续走深走实。
攀枝花
全面梳理。攀枝花市审计局针对全市两级审计机关近三年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对照整改台账,逐项梳理整改情况。针对尚未完成整改的“立行立改”和“分阶段整改”问题,向相关单位(部门)发出提醒敦促函38份(市本级发出17份、县级21份)。
专项检查。按照“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全面排查、优化管理、跟踪督查、推动落实”原则,市县两级上下联动,对重点单位、重点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检查,推动有关单位全面、有效整改,不断夯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压实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
严格评估。严格按照“具体问题整改见人见事见物,体制机制问题整改见制度见文号见成效”的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结果进行严格评估,坚决防止和纠正被审计单位整改“走过场”“做样子”等行为。
健全机制。以专项行动为契机,推动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加强贯通协作,促进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德阳
统一思想认识,压实“一把手”责任。德阳市审计局党组集体研究本次专项行动,要求局党组成员提高政治站位,正确认识深化审计整改工作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的要求和具体措施。由市审计局研究审计整改类型、整改期限和处置意见,向被审计单位发放提醒敦促函等推动措施,将深化审计整改专项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县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起责任,亲自研究部署,将专项行动作为上半年的重点工作。
统一安排部署,谋划“一盘棋”行动。印发《德阳市审计局关于开展深化审计整改专项行动的通知》,对全市审计机关就此次专项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对本次行动的时间节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与其他审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安排,确保行动开展迅速有效。
统一时间节点,做好“分步走”实施。市审计局结合2022年一季度审计整改台账填报工作,提前对近三年来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梳理,各执审科室参照省厅方案明确的5个阶段,按问题分类口径,确定牵头科室,对审计整改台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按照责任分工逐一核实审计整改情况。
广元
“一套班子”抓总。广元市局党组第一时间部署相关工作,明确由市局分管整改工作的总审计师牵头,各班子成员积极配合,市局内审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县区审计局和市局各科室及直属单位具体抓落实,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一份方案”揽总。4月初,市审计局印发《关于认真开展全市深化审计整改工作专项行动的通知》,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全市统一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主要内容、方法步骤、责任分工及工作进度安排等要求,统揽推进专项行动。
“一个标准”汇总。市审计局内审科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标准要求,对各县区审计局、市局各执审科室填报的报表统一汇总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第一时间指出并退回修改完善,确保内容完整、情况真实、数据准确。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查出问题梳理、整改类型划分、发函敦促提醒等工作,正在进行整改结果评估认定工作。预计5月20日完成基础工作,开始汇总审核相关报表、撰写综合情况报告。
遂宁
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遂宁市审计局将专项行动列入“一把手”工程,由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统筹工作安排,立即成立专项审计组,明确职责任务分工,制定《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对象和范围、方法步骤、内容与重点、责任分工、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内容,多方位、全过程持续抓好审计整改工作专项行动。组织召开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专项检查工作会议,要求被审计单位切实扛起审计整改政治责任,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加大审计整改工作力度,认真扎实开展整改工作,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做到按时整改、应改尽改。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清理排查。结合2019年以来出具的审计结论性文书,针对性建立2019年度-2021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台账,设置39项指标,从项目信息、问题信息、整改情况等三方面实现审计查出问题全过程动态跟踪,共梳理市本级需要整改的问题700余个,对超过整改期限且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划定“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三个整改类型,向被审计单位发出提醒敦促函,进一步明确整改期限,落实整改任务,推动审计查出问题全面彻底整改到位。
开展专项检查,督促整改落实。根据被审计单位反馈的审计整改结果,按照审计频率、问题类型、问题涉及金额、整改难易程度、当前整改进展等标准,认真分析研究,确定了跟踪检查的重点单位。截至目前,正在对各单位组织审计整改、纠正查出问题、落实审计建议、问责有关人员、完善制度机制、审计查出问题“回头看”,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举一反三、分析原因、加强管理、建章立制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南充
精心组织。南充市召开全市深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动员会,要求全市审计干部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扭转“重审计、轻整改”的现象,分管领导、承办科室必须严格按照省厅方案,行动内容上突出“三个责任一项机制”、工作方法上划分“五个阶段”、组织实施上紧遵“五项要求”,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实、督促不力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
全面梳理。对2019年以来市本级实施的148个审计项目逐一进行清理,涉及财政预算执行、固定资产投资等11个类别审计查出的问题,分类建立问题整改清单,按照谁审计谁督促整改的原则,挂图作战、倒排工期、责任到人。
严格销号。对已过整改期限,仍未整改到位的问题严格实施销号管理,向被审计单位发出督促整改函110份,提醒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主体责任,促进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推进问题整改见底清零。
强化质效。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实效,在初步评估认定各被审计单位报送整改情况的基础上,选取10个重点部门(单位)开展现场检查,严格核实整改情况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查深查透查到位。
巴中
收到专项整改行动工作安排部署后,巴中市审计局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汇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就做好审计整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审计整改专项行动,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重要作用,4月以来,巴中市审计局派出2个督导组,对11个市直单位和3县2区,按照见人、见账、见物的方式,开展集中专项督导检查。
追究问题“见人”,压实整改责任。对审计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和重大腐败案件,责成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严肃追究责任人责任。对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不力、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同时,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述责述廉报告,不断压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
查阅资料“见账”,核实整改真实性。对照审计整改任务清单,对已完全整改的问题,认真查看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整改方案和财务会计等整改资料,查阅整改资料的原始依据,反复核对、仔细校验。对正在整改的问题,分析研判整改方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及时指出存在的不足,采取措施,防止因整改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审计整改有效推进。
现场检查“见物”,评估整改效果。以督查问题整改为手段、以审计整改实效为目标,深入项目一线进行现场查验,重点关注项目绩效低下、质量隐患、进度缓慢等问题,严格按照被审计单位反馈的整改证据,对照项目建设目标、项目质量标准、工程进度要求,实事求是地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督促被审计单位务实整改,确保审计整改质量。
甘孜
健全整改机制。甘孜州审计局紧扣审计整改领导、监督、责任、运行和追责机制5个方面,完善工作措施11项,切实加强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作,不断夯实党委总揽、人大监督、政府落实、职能部门分工协作、被审计单位具体执行的审计整改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审计整改工作刚性约束,着力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深化专项行动。采取清理自查、发函督查、专项检查方式,全面跟踪2019年以来发出的审计结论性文书整改情况,重点检查已达整改期限但尚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对部门已完成整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抽查。通过建立“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3种整改类型台账,逐一对问题整改结果进行评估认定,落实对账销号,推动实现问题整改“动态清零”。
提升阶段成效。针对2021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全州各有关县(市)、部门主动认领,落实整改责任,制定整改措施,限期销号整改。截至目前,审计发现的77项问题,已完成整改68项,正在整改9项。通过审计整改,促进完善制度机制24个,受到责任追究22人,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发挥更加有力。
|